中醫怎麼說,西醫怎麼說
鄧偉民 黃偉毅
關於這本書
推薦序
中國醫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自有典籍記載以來,即超過三千年的歷史,不僅具有完整的醫學理論,更累積無數醫家的臨床智慧,迄今仍廣為世人使用,極具珍貴價值。
人們自古便希望健康,更渴望長壽,一個人身體要健康,必須要具備四個基本條件:第一,要有規律的生活;第二,要有適當的運動;第三,要有均衡的營養;第四,同時要修身養性,讓自己能夠有一個快樂的人生觀。
《中醫怎麼說,西醫怎麼說》一書,是以中醫傳統理論與現代研究成果為基礎,依中西醫對照方式,介紹三十五種常見疾病的中西醫概念與治療方式,並詳述該疾病的飲食療法、生活中的預防與保健等知識,不僅讓讀者了解西醫對於疾病的醫學檢測方式與用藥知識,亦加入中醫辨證施治的觀念,同時提出養生調理的相關事項;綜觀現代社會,雖然進步的科技、發達的醫藥,帶給人們舒適的生活,但卻造成環境污染,使人們的生活品質日益惡化,罹患文明病及退化性疾病的年齡層亦逐年降低。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於自身的健康亦日益重視,以中醫理論觀點來看,雖然醫食本同源,但由扁鵲所提:「安身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藥,不知食宜者,不足存身也。」正是意味著食療與醫療並重。
目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保健工具、養生健康食品,無一不是在宣告著「活得老,更要活得好」,善用各種「養生之道」來追求健康、延緩衰老,已成為新世紀人類的共同課題,而如何運用知識與科技,選擇適當的保養工具,使自己聰明的抗老、保健康,正是現代人們迫切需要的。
此本《中醫怎麼說,西醫怎麼說》誠為坊間不可多得的保健書籍,時值本書出版之際,特為文推薦。
中華針灸醫學會 理事長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所教授
林昭庚
謹識2009年08月
了解醫生怎麼說,更能掌握自己的健康
本書是以中西醫對照方式,針對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肝臟及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及風濕系統疾病、內分系統疾病及血液系統疾病等七大分類,三十六種常見病症加以詳述其預防、改善方法。
針對疾病的臨床表現、診斷依據、中西醫治療及用藥、科學藥方、日常生活的預防與治療等,均加以詳述。除了告訴你生活習慣上需注意什麼,還附有清楚而確實的食療建議,告訴你應該怎麼吃最正確?
每篇均附有QA問答,針對大家最容易會有的疑惑一一加以解答。例如:感冒一定要用抗生素嗎?哪些人最容易罹患紅斑性狼瘡?如何區分感冒與麻疹?…等。從中西醫不同的角度列出各種症狀的治療、調養和預防,條理清楚而易懂,讓病人和家屬可以自我詳細了解病症,作為和醫生討論的依據及照護上的參考。
第1章呼吸系統疾病
第2章循環系統疾病
第3章消化系統疾病
第4章泌尿系統疾病
第5章風濕類疾病
第6章內分泌系統疾病
第7章血液系統疾病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44 cm / 雙色
試閱內容
讀者評論
關於作者
作者其他著作
顧客評論
關於作者
鄧偉民
廣州軍區總醫院華僑科副主任
擅長中西醫學聯合治療更年期症候群、慢性骨盆腔疾病等。
黃偉毅
廣州軍區總醫院華僑科主治醫師
從事中西醫學臨床工作10多年。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風濕系統疾病…等,均頗有研究。
審訂者簡介
林昭庚教授
臺灣第一位中醫針灸博士。中、西醫學學識修養深厚,著述甚豐,先後完成《新針灸大成》、《針灸學新論》、《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等三十二種著作,在國內外發表針灸相關論文兩百三十多篇,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中西醫界有著廣泛的影響。
以其學術成就在臺灣獲獎,亦受國際學術界之肯定,曾於1993年獲李登輝總統頒發總統文化獎…等。
【現任】
中國醫藥大學專任教授、中華針灸醫學會理事長
【經歷】
總統府國策顧問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