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聚財:我如何預知股價高低點
吳中石
關於這本書
自序
這一套方法與程序,讓自己在股票市場中成為常勝軍,並因此獲電視節目的邀請進行專訪。
我常會在部落格與Facebook發表對於盤勢個股的看法,利用部落格方便保留的優勢,常追蹤某些股票的特殊現象,以證實當初的看法。而網路世界的知識過於片段,網路朋友們陷入知識方便取得的陷阱中,反而失去真正獲利的機會。一再追求財富的同時,殊不知財富已經離我們而去。
看著無數的網友們走著自己以前的路,讓自己想起年輕氣盛時,長輩對我的忠言,基於禮貌,我總是有聽但沒進。經驗只有經歷才可以產生,智慧才可以生出。但隨著時間,心中產生一個想法,為什麼在經歷的同時,不能同時走一條前輩成功路,兩條並行的路。
2015年在某場股東會中,某個退休的80幾歲伯伯感慨發言,他將退休金全部買了這支股票,只剩1/10不到的股價;他還激勵著高層說:我會持續抱,我相信你們有能力將公司做起來。台灣已經衰退,這是個無須爭辯的事實,在政府推出22K政策後,22K已經成為薪資的標準,即使目前22K在台北不是常態,但代表著薪資要如台灣起飛時的加薪速度,已經不可能。有一份薪水的同時,是否也可以安穩的進行另外一項計畫,目標在退休後的生活。
有一次與文經出版社李光祥總經理談起這個現象,兩人想法一致,希望可以對50歲以上或年輕人有一個貢獻,讓大家在努力為自己為台灣的打拼的同時,具備另外一個致富的能力。於是,這本書就此產生。
投資,要面對的是自己,同時也面對世界上所有投資人;所以自己、他人都是敵人,我深知這樣的生活絕對不會快樂。我們只須知道機會點何時會來到,心平氣和、信心滿滿與不急不徐的等待出手買點,工作還是努力做,敵人自然消失的無影無蹤。
本書重點,讓各位可以知道何時股價來到低檔,何時是高檔,沒有複雜的計算,並且年年季季都有機會出手,讓投資是安穩的與快樂的。
感謝文經出版社的李總經理與 陳莉苓總編輯的協助,讓此書出版順利。
感謝我弟弟提供軟體系統設計的專業,為我的想法跨出實踐的第一步。
感謝寫書期間,老婆懷孕時的體諒與絕對的支持。
財富不是能力的問題,讓財富與時間一起累積。
歡迎讀者來信:[email protected]
我的部落格 richclub.pixnet.net/blog
透過這一套方法與程序,讓自己在股票市場中成為常勝軍,
知道何時股價來到低檔,何時是高檔,
年年季季都有機會出手,讓投資是安穩的與快樂的。
股市中,風險控管的運籌帷幄與實際下單獲利屬於不同的養成教育。法人機構中,其兩項行為可以分屬不同部門掌控。但一般個人,常常在計劃與執行中迷失。如何可以有如將軍般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並同時在股市戰場上生存與達到獲利的目標,是為本書的重點。捨棄學術派的計算,以預先快速評斷股價高低點的技巧,輔以選股方式,以進可攻退可守的態度出擊。並期待每次出手達30%的獲利為目標。
股票的書籍,大多偏向技術分析、籌碼計算或基本財報的類別。假設以過去發生的情事,研判未來的行進方向。但反思這些書籍,真正可以成為操作準則的相當少。
本書與其他股票書籍的不同:
1.進場前,可以評斷這支股票的高低點,達運籌帷幄之功。
2.進場後,可以掌握每一次的獲利,以達生存與獲利之效。
每一個步驟都可以直接計算,不是以過去發生的線型解釋其應該採取的行為,不看圖說故事。將被動的學習,化為主要的競爭工具,當下就可以決定買賣股票的重要方法。第一章 投資第一步 — 投資報酬率
1.1買菜行為 – 股票獲利的關鍵
1.2股價漲跌區間的秘密與方法運用
1.3盈餘配息殖利率的計算
1.4基本定存的資料取得
1.5本章重點提示
第2章 快速建立心中股價的基準
2.1合理股價的震盪區間計算基準
2.2 盈餘配息正確資料來源
2.3 盈餘配息殖利率與股價的關係
2.4 升降息對於股價的影響
2.5 本章節重點提示
第3章 股價高低點計算
3.1支撐壓力點與股價精算
3.2支撐壓力與合理股價高低點的關係
3.3明年度的盈餘配息預估
3.4二步驟快速建立對於一支股票的估價
3.5本章重點提示
第4章 股價高低點實作練習
第5章 提升選到好股的能力
5.1停損
5.2選股步驟
5.3多空進場時機
5.4股價與殖利率的分配狀態
5.5本書SOP計畫執行
後記
規格:平裝 / 224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12 cm / 部份全彩
試閱內容
讀者評論
關於作者
作者其他著作
顧客評論
關於作者
吳中石 Rock
* 網路專欄作家
* 非凡全民理財王權證達人專訪
* 銀行軟體系統公司副總經理
作者從事金融交易時間超過20年,在自己的工作事業外對於金融投資充滿熱誠。雙專業的輔助與發展,並研究各類指標後,深覺總是欠缺某些投資心法或內涵,直到發現市場買菜行為方法後,一套可以快速評估股價的方法誕生。
按此方法,投資股票的成功率可以大幅提升到令人驚訝的程度。若搭配已經學會的技術分析或財報後,將不再感嘆股市學習無用論。